现在时间是:

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贵州彝族为例

时间:2015-03-02 来源:未知 作者:lilei 点击:加载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某种载体呈现出来的无形性遗产,它与其他文化遗产的显著区别在于它的无形性。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变得冷淡,很多人只是从娱乐、猎奇的角度来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对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如此。有关专家明确指出:“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 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以贵州为例,贵州地处祖国大西南,经济文化落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要低于发达地区。在贵州的少数民族中,贵州彝族的人口相对其他少数民族来说比较多,分布在贵州的大部分地区,以毕节市、六盘水市等为主要聚居区,他们长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先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立足于本民族文化特色,不断结合外来文化,融会贯通,在与其他民族交流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艺术。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瑰宝。其中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艺术和历史价值较高,但面临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一、贵州彝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贵州彝族作为西部比较大的少数民族, 具有丰富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彝族诸多文化中, 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尤为珍贵。彝族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容十分丰富,形式丰富多彩, 特别是彝族民间口头文学, 具有语言细腻、情意委婉、寓言深刻、爱憎分明、丰富多彩、优美动人等特点, 从各个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了彝族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劳动和生活, 表现了他们在各个特殊环境中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是千百年来口耳相传, 经历代民间艺人和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创造、丰富、加工、充实和千锤百炼的结果, 使这些民间口头文学作品日臻完美, 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成就, 已成为民间家喻户晓、老孺皆知、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学瑰宝, 充分显示了彝族人民高度的口头创作才能。彝族民间口头文学种类繁多, 有神话、传说、史诗、民间故事、歌谣等, 其中包含着不少难得的古代历史资料。这些珍贵的的口头民间文学资料, 其价值是无法估计的。[1] 

(一)史诗歌谣

贵州彝族歌谣是经彝族人民口头创作, 并历代流传下来的。有凄婉悲哀的婚嫁歌、苦情歌; 有委婉缠绵的情歌;有反映古代部落战争的火把歌; 有清新质朴的酒歌; 还有风趣活泼的儿童歌谣。从中我们可以古代彝族先民与自然力进行坚忍不拔得英雄风貌,看到古代社会政治结构、阶级关系、宗教礼仪、图腾崇拜、部落形成、民族交往、压迫与反抗等等, 同时看到彝族人民为追求美好理想的意愿而表现出的民族气质、心理状态、人格品行、处世准则以及审美观点等各个方面。

(二)神话传说

在彝族口头民间文学中, 神话传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包括大量的创世神话、历史传说、民族部落传说、地方风物传说、节日习俗及信仰传说、英雄神话传说等。在这些说话传说中, 充满着彝族人民战胜自然与邪恶的英雄气概。在善与恶、美与丑的斗争中, 闪耀着彝族人民勇敢和智慧的光芒。这些传说, 不仅具有较高文学价值, 而且对研究彝族历史也提供了宝贵得参考资料。

(三)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彝族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 在众多彝族民间民故事中, 有的叙述了天地万物的来源; 有的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善良和聪明; 有的则嘲笑了统治者残暴和愚蠢。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不同, 彝族民间故事大致可以分为几类: 一是神话故事。神话故事大多与史诗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支格阿龙的故事就来源于彝族史诗俄特依。二是历史传说故事。这类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多半实有其人, 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通过对他们的历史评价和褒贬, 往往给他们蒙上了传奇色彩, 对于其中的人物, 甚至加以神化。彝族民间寓言与动物故事有着密切的联系, 很多动物故事往往同时又是寓言。

(四)口头文学

彝族口头文学是彝族人民长期社会生活实践的产物, 是彝族千百年来生产斗争经验的总结, 具有非常普遍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彝族人民常将它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起到道德规范和习惯法的作用。因此在贵州彝族地区, 遇有婚丧嫁娶, 节日聚会, 超度祖灵及调解冤家纠纷时, 当事人都口头文学来表达情意。由于它能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真谛, 因而对彝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思想作风、风俗习惯等影响极深。 彝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了一种充满生活情趣、饱含幽默与诙谐的对口词, 一般在婚庆场合和逢年过节时表演, 由代表主客双方的对手组成对说家, 各自用夸张的语言, 渊博的知识与对方展开舌战, 比智慧、比知识。双方即兴创作,旁征博引, 出口成章。其语言流畅, 比喻生动, 天南地北, 古往今来无所不谈, 既丰富多彩, 又富于哲理, 在夸张的对话中, 用不伤大雅的语言抑制对方, 同时显示自己, 起到寓教于乐, 沟通情感和增加欢乐气氛的作用, 是彝族口头文学的一枝奇葩,甚至可以说是彝族古老说唱曲艺的原始雏形。[2] 

总之,贵州彝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彝族历史文化的载体例如贵州彝族民歌,它像彝族社会历史的一面镜子折射出彝族社会的历史进程,彝族的《六祖的传说》、《戈阿娄>>和很有历史味民族味民俗味的盘县彝族古歌无疑都带有开天创地,迁徙寻地史诗色彩。彝族民歌的深刻内容不仅映照出彝族历史进程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领域的真实它还百科全书式的反映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状况行为、道德社会、伦理为人、处事思想、情感社会生活中的种种方面。像彝族民歌中表现人们温馨情感的《哥哥给妹妹买衣裳》、《 送 郎送到鸡场坪》体现人性善良孝道的《劝母莫忧愁》、《舅孙论道 》、《盘县彝族古歌》等彝族民歌均承载着彝族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特征[3] 

 

三、保护措施

 (一)建立科学的传承机制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从过去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要求和结果中可以看出, 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与重视。在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比例仅为30%左右, 在第一批22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传承人总名单中少数民族的比例也只占30%左右。少数民族地区丰厚的非物质文化中有很多潜在的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 贵州省应该更加关注来自少数民族的项目, 对彝族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等各项工作给予特别的帮助。这就需要专家对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调查、科学研究与认定, 然后再保护、传播和发展其中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

(二)加大抢救力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上世纪80年代就逐步认识到, 随着全球化的变迁, 无形文化比有形文化显得更加脆弱。因此, 在1989年通过的关于保护传统和民间文化的建议案的基础上, 又于1998年制定了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 强化了对非物质口头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保护。抢救保护的手段, 主要是拉网式普查、搜集、整理, 通过文字记录以及录音、录像、拍照和数字化等现代化手段, 使其永久保存下来。上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开始了民间文学的抢救工作, 编辑出版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就是其中之一。贵州省相继编辑出版了彝族民间文学三套集成, 对抢救保护优秀彝族的非物质口头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还应当继续深入挖掘贵州彝族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整理出版散落于民间的文学故事、诗歌等。对于其中收集到的彝文古籍原件、古籍插图、民间绘画、电子数据库、复印件、手抄,可成立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进行收藏, 向世人展示了彝族古老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加强对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 使之服务社会, 获取效益。

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是为了发挥两个效益, 服务现代社会。一方面, 我们要继承优秀的彝族文化传统,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另一方面, 也应该认识到,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一种资源, 能够产生效益, 能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做出自身贡献。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如大方县的彝族漆器、彝族传统服饰, 还有彝族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等, 本身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我们可以挖掘出其固有的商品属性, 使之产生经济效益。其二是发展彝族文化旅游。大方县的奢香博物馆,通过电视剧的拍摄,向国人展示了贵州彝族文化的魅力,成为旅游胜地, 利用文化节庆活动, 结合商业经济活动, 既能促进当地的旅游发展, 也能扩大地方影响。贵州的彝族的火把节已经入选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大力宣传,吸引省内外游客参加。能够形成产业互动与互补。

 

参考文献:

[1].安群英.罗新本等.彝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与利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2.

[2]. 贾银忠.彝族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J].贵州民族研究,2004,3.

[1]. 崔有昌.周全海.胡女丹.六盘水市彝族民歌的价值研究[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5.

基金项目:2012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贵州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项目编号:12JD002

 

作者简介: 王华,男,1973年10月生,贵州省大方县人,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讲师。硕士研究生。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加载中......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读后感:(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用户名:(新注册) 密码: 匿名发表
最近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