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

黑龙江省经济增长动力机制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探讨

时间:2015-03-02 来源:未知 作者:lilei 点击:加载中..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各地区在国民经济增长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人民生活水平也有明显地提高,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整个国民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但不可否认的是,黑龙江省经济增长滞后于全国大多数省区,与发达省区的差距逐渐拉大。

  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表明经济增长方式运行轨迹是:低效粗放型转向粗放和集约相互结合的中间型,再发展到高效高速的集约型。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其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粗放型的,经过一定时期发展,具备了必要条件,才能向集约型转变。

  二、黑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的总体状况

  经济增长方式指生产要素的组合及其使用的方式、方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际上就是要提高经济运行的整体素质和效率,提高要素产出率。所谓粗放型是指主要依靠扩张生产要素来实现经济增长;集约型是指主要依靠提高现有生产要素的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及老工业基地,是最早进入和最晚退出计划经济的省份之一。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黑龙江省的经济增长方式呈现出典型的粗放型特征,其主要表现是:

  第一,重复投资搞大而全、小而全,布局不合理,未能实现规模效益。全省各地区在利益驱动下,以本地利益为出发点,条块分割、重复建设,没有形成规模效益,既阻碍了资源的合理流动,又阻碍了经济发展。

  第二,经济增长主要是靠资金的大量投入来牵动的,科技含量低。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分析,经济增长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投入,一个是投入效率。粗放型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增加。科技进步对黑龙江经济的推动仅为20%左右,而其他省份已经达到30—50%。

  第三,重数量、轻质量,重投入、轻产出,经济低速运转,甚至出现速度与效益逆向发展的局面,影响了财政收入的增长。黑龙江省财政一直比较困难,而财政是经济的综合反映,这就说明该省经济发展滞后而且经济发展质量较低。

  黑龙江省经济处于非良性循环状态,呈典型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可以概括为“三高三低”,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技术、低效益”。

  三、发挥人力资本作用,转变黑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

  黑龙江省在取得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追求短期利益而形成的人力资本投资低下和物质资本投资过高与经济增长的高代价是密不可分的。为此,黑龙江省应该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对物质资本的替代效应,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人力资本是区域经济增长主要因素之一,能够与物质资本一同甚至能够替代物质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持续稳定。因此,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优化其配置,依托人力资本优势建立区域低代价经济增长模式是促进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有效途径。

  (一)有效配置、合理使用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首先,调整产业结构,充分挖掘现有自然资源的潜力,以保证现有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在未来的几十年内,黑龙江省人力资源数量上十分丰富,因此抓住这个时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能够更快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其次,放开劳务市场,允许劳动者按照一定规范在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以便人尽其才,各得其所。目前,黑龙江省劳务市场机制仍处于发育阶段,影响了劳动力这一最为活跃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及优化配置。为此,应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和先进的供求信息系统,对劳动力在产业、部门和企业间的优化配置进行宏观调控。

  再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和鼓励区域内的劳动者到省外乃至国际劳务市场寻求发展。这既能缓解目前的就业压力,又可以进行国际间人才的交流,通过国际市场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最终达到优化。

  (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发挥科教优势。

  黑龙江省应该继续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在人才的引进、培养、选用、激励等方面制定一系列政策,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加大对人力资本的培育,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从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因此,如何培养和引进各种短缺人才,合理开发利用人才资源,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对实现黑龙江省的跨越式发展将是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当用政策引导人才合理流动,放开放活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放手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实行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这样,就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提高全省经济的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因此,我们我省要充分利用外地人才,包括国外、省外、本单位外的人才,并且只求所用,不求所有,欢迎他们以各种方式来黑龙江省工作。只要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尊重知识,尊敬人才,以人为本,就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流失问题,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

  (三)促进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协调发展,提高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人力资源最有可能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和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的起点上,既不是物质资本投资优先,也不是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同时进行,而是人力资本投资先于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高于物质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其增长贡献的潜力大于物质资本增长的贡献。随着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本深化和资本广泛化,物质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的互补或替代关系有逐渐增强的倾向。投资通过它所形成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劳动力具有重新配置的作用,是技术进步得以产生并能够作用于经济增长,并进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条件。随着经济的增长,物质资本的数量和质量都在发生变化,从而要求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人力资本与之相适应。政府部门在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方面需要协调发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进步长期作用的结果。人力资本投资和物质资本投资均具有正向经济增长效应,人力资本投入的增加可以在提高人力资本自身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其它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及外部性效应促进经济增长。物质资本投资的增加,通过资本积累规模和结构配置效应拉动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以外延经济增长为主的方式转变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中来,建立人力资本投资、物质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长期均衡机制,注重人力资本投资,协调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关系,提高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率,可以进一步确保我省经济健康、稳定、和谐的发展。

  (四)坚持以“就业优先”为导向,发挥大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中小企业配套发展。

  黑龙江省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是典型的投资推动型,投资更多地偏向以资本密集型为主的重化工业。重化工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物质资本投入提高、劳动力投入降低,物质资本替代劳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使得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针对目前巨大的就业压力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压力,要坚持以“就业优先”为导向,努力解决好投资结构优化的问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向有利于就业增长的方向转变,制订有利于促进就业增长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不能照搬国内外发达地区的经验,而是应该重新认识本地区的现实优势,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原则来确立今后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结构。黑龙江省的产业优势有两个方面:一是包括装备制造业等在内的重工业基础;二是强大的农业优势。应依托这两大优势做好产业优化选择,有针对性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适用技术,确定支柱产业、先导产业及骨干行业,实施产品结构优化调整,选择主导产品及行业的龙头产品;进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明确市场分工与配套协作,通过外包、协作联盟等方式解决“大而全”、“小而散”的现象,由“企业集中”向“产业集群”转变。

  在投资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用政策导向刺激配套行业的发展,吸纳劳动力就业;第二产业尤其是现代制造业仍然是现阶段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必须加大发展力度;在继续保持第二产业发展势头的同时,培育第三产业新的就业增长点;遵循产业结构变化规律,建立有效的产业转换机制和劳动力转移机制;依托大企业优势,促进中小企业配套发展。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促进黑龙江省的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砚.黑龙江省产业结构演进的实证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9):5-7

  2 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20-28

  3 范海燕.黑龙江省经济增长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2.34-57

  4 贺耀敏.我国新型工业化战略与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加载中......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读后感:(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用户名:(新注册) 密码: 匿名发表